南浔:治水倒逼促转型 循环农业兴田园
日期:2016-10-20 来源: 新华社 浏览次数: 字号:[ ]

  牧草喂羊,羊粪养蚯蚓,蚯蚓喂黄鳝,蚯蚓粪肥田……金秋十月,位于湖州南浔双林镇七星桥村的南元里生态农业精品园,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园区负责人王伟林介绍,通过“羊——蚯蚓——饲草”“水草——浮游生物——鱼”“水草——湖羊”“鱼类——黄鳝”“蚯蚓——黄鳝”“稻草秸秆——青贮包——湖羊”等多种循环模式,这个面积200亩、年出栏1500头的湖羊养殖基地形成了一条完美的生态链,各个环节相互配合,使污染物排放降到了最低,也大大减轻了农场的运行成本。

  “100多亩牧草每亩产量达3万公斤,可供3000头湖羊食用。12亩地里的蚯蚓一年可吃掉近4000吨羊粪,作为肥料每吨可卖到1000元。”面对实打实的效益,王伟林对生态农业的前景十分看好。

  南元里的案例,是湖州市南浔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一个缩影。据悉,自“五水共治”以来,南浔区集中整治了一大批对水资源污染较大的龟鳖养殖场和生猪养殖场,通过推广多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农业污水直排、河流发臭、水体污染等问题,也为农业转型、农民增收致富指引了成功路径。

  在南浔农业发展史上,温室龟鳖和生猪养殖曾扮演重要角色,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养殖范围的不断扩大,该项目对水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渐加大,成为主要的农业面源污染源。

  “五水共治”倒逼农业转型。今年以来,南浔区拆除生猪养殖场12.61万平方米、温室龟鳖养殖场87.33万平方米,从源头上控制养殖废水的排放。

  传统高污染农业项目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成为南浔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在南浔区菱湖精鑫生态生猪饲养场,记者注意到,猪舍内铺满了pvc管道,污水通过管道进入收集池沉淀,再抽到固液分离机分离。干粪作为有机化肥被运往附近的苗木基地,污水则通过沼气净化池厌氧处理,最终达到循环利用。

  “农场污水处理系统不仅让生猪粪便基本达到零排放,还实现了‘猪―沼―渔―林―稻―蔬’的循环经济养殖。”饲养场负责人介绍,这样的循环系统每年可产生约100万元的经济效益。

  在南浔镇适溪村,适溪水产精品园也尝试着新的循环养殖模式。工人告诉记者,300亩水稻田里还饲养着10万只龟鳖,实行稻鳖共生。田里的昆虫成为了龟鳖的主食,龟鳖的排泄物也为水稻提供了营养丰富的有机肥。因为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稻米和龟鳖的品质都得到了提升,去年一经销售便被一扫而光。

  眼下,南浔区正在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全区累计培育家庭农场107家,已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有效面积27.53万亩,菱湖镇射中村传承千年的桑基鱼塘、练市镇申浩农庄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朱家兜村果桑基地等9个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逐一落地,形成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清洁生产、桑基鱼塘互利的全新生态链,也由纯粹的“单打农业”走上了一条“农、工、文、旅”齐头并进的产业发展之路。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